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2016.09手工分享

由於華德福教育是起源於盛產羊毛的寒溫帶德國,因此小一的手工課程,都是由介紹羊毛這基本材料給孩子們。但當這教育模式移到亞熱帶地區的台灣時呢?我們該如何開始呢?!
關於羊與羊毛,小時候我在阿嬤家附近的墳墓區,有看到很多山羊,黑色、短毛的,我想應該是為了取其羊奶或羊肉。卻從沒看過很多毛的綿羊,直到30多歲有了出國去紐西蘭的旅遊經驗。才讓我和羊毛接上線。但當我不認同這材料與我們當地生活的連結時,又如何安排在剛開學依舊炎熱的九月時,讓孩子感受羊毛的觸感,用蠟磚染色羊毛,綁羊毛蝴蝶,或搓羊毛球!!如果不是羊毛,那我又該如何呈現台灣的編織原料呢?
當這件事被放在我的心裡以後,我曾經嘗試在網路上尋找苧麻採收與製線的影片,可是由於沒有親身的體驗與感動,還有材料取得的不易,因此後來也就無疾而終。有幸的、一陣子後,遇見了一位台灣的工藝老師-孫業琪,他分享了棉花製線的傳統技法-從棉花的種類、歷史,到棉花的種植介紹,還有實際由棉鈴開始進行-清棉、彈棉、理棉,然後用竹筷子和陀螺自製的捻線器捻成棉線。如此的實際操作的經驗讓我很是感動。
於是今年的小一手工課,我們就從棉花的故事開始進入認識棉花的旅程-這我們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植物纖維。 接著, 當孩子看到我在示範整理棉鈴時,驚訝的說著:喔~原來這就是棉花喔! 當孩子很認真的自己整理棉鈴裡的棉絮時,那種專注與寧靜。 當孩子將整理出來的棉花種子ㄧㄧ交給我,然後在心裡期待著明年春天我們可以一起在照海校園裡種植一片棉花田時。 當小孩耐心的排隊等待、並自己花了一段時間練習如何彈棉和理棉時。 當孩子驚喜的發現自己終於找到了如何用食指頭用力拈成一條棉線時。 當小孩體驗了那麼多時間的工作,只取得一條棉線,這時製作一件衣服在他們的心裡,就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時。 很高興孩子們和我一起完成這屬於我們的手工初體驗,並期待著種在他們心裡那小小的手工種子的發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